综合治理农村黑臭水体
一、基本情况
该案例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境内,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辖区面积约79.5平方公里,气候类型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多雨。全年无霜期达350天以上,降水充沛。西江主流江门水道和支流马宁水道分别从均安镇西边和东边流过,凫洲水道横贯中心,大、小河流(涌)纵横交错。2022年末,均安镇辖8个社区、5个行政村,户籍人口约10.0万人,常住户数约2.6万户,流动人口7.5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万元。
三茄涌(主要位于均安镇沙头社区)全长821米,其中黑臭段长约510米,黑臭水域面积约为5100平方米,涉及(东升坊、沙路坊村组)常住人口约2000人。水体发黑发臭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直排河涌以及河涌底泥淤积。夏季丰水期,河底积聚的大量污物漂浮至水面,冬季枯水期则是底泥裸露,臭气弥漫,严重影响人居环境。当地坚持以改善水体水质、恢复水生态功能、加强河道自净能力、提升生态景观环境为目标,实施水体治理。治理后的水体呈浅绿色,消除了黑臭现象,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二、治理思路
顺德区践行“流域规划、综合治理、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坚持“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动力、水景观、水管理”六位一体的工作方针,按照“四先四后”的系统治水新方法论,开展三茄涌(沙头)黑臭水体治理。一是先摸排后设计,全面摸清河岸违建、排污口分布、河涌淤积等情况及与周边水环境的联系,采取“截污控源、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的治理措施;二是先清岸后建设,先将河涌岸线整齐归一,后推进治水工程;三是先试点后推广,均安镇将三茄涌(沙头)黑臭水体治理作为试点工程,为下阶段全面铺开黑臭水体治理积累经验;四是先治水后治城,在完成治理后,进一步提升沙头社区人居环境,谋求高质量发展。
三、治理技术路线
(一)控源截污
均安镇通盘研判了三茄涌所在西线河水系水体状况,发现水体存在生活污水直排、底泥淤积严重等问题,并受到周边乐胜围涌水质的影响。为此,均安镇于2019年6月完成三茄涌截污管网建设,对上下游沿岸以及周边的生活污水全面收集并输送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同步扩建均安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由2万吨/天扩建至4万吨/天。在推进三茄涌(沙头)黑臭水体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同步铺开了仓门社区乐胜围涌综合整治工程,系统解决了片区黑臭水体问题。
(二)清淤疏浚
由于三茄涌(沙头)河涌淤积,常年水流量较少,悬浮于水体的泥土、有机物、颗粒物等长期沉积,导致河涌淤积加剧,恶性循环下水体越发黑臭。为此,于2020年7月完成清淤施工(均安镇沙头社区河道清淤工程),清淤长度约500米,深度约50厘米,清淤量约1400立方米。清淤后,增大了河涌的过流断面,加大了河涌水量,提升了水流速度,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图2-1 三茄涌(沙头)清淤工程实景图
(三)生态修复
由于三茄涌(沙头)中下游岸线参差不齐,且植被缺乏养护,杂草丛生,蚊虫滋生。为此,采取了先清岸后美岸的治理措施,于2021年初对河涌周边的3处违章建筑进行彻底清拆,拆除面积约850平方米,完成清岸后河岸线整齐归一,为美岸工程的推进创造了条件。同年6月,沙头社区结合人居环境完成美岸建设,在河涌上增设生态浮岛,并配套种植风车草、美人蕉等水生植物,修复了三茄涌(沙头)水生态,实现河涌水生态平衡。
图2-2 三茄涌(沙头)整治完成实景图
(四)深化治理
为巩固三茄涌(沙头)治理成效,将三茄涌(沙头)后续深化治理措施纳入中顺大围及南沙围水体综合整治工程,通过联围排查、整治等工作对三茄涌流域及其周边片区排水系统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实现长制久清。
图2-3 三茄涌(沙头)黑臭水体治理技术路线图
四、长效管护机制
一是明确运维主体。河涌管护,包括河面、岸边以及周围的环境卫生、市政公共设施等维护,按属地管理原则由沙头社区负责管理,沙头社区已制定并落实《均安镇沙头社区河涌管护工作制度》;污水管网的管护,包括污水管线、集水井等维护,由均安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负责运营。此外,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监测机构定期对三茄涌(沙头)水质进行取样检测。
二是保障运维费用。河涌维护保洁费用,约为7.9万元/年,聘请了3名村民作为兼职河道保洁员及生态浮岛养护员;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费用,约为6万元/年,由区财政承担。
五、特色亮点
一是联围治水、系统治理,六位一体开展水体综合整治。首创联围治理,将三茄涌涉及的所有主支涌、上下游、左右岸大小河涌一并治理,并根据河涌及周边水循环的实际情况,对每种污染源进行专门治理,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治理体系。二是融入社区营造元素,关注村民需求。在推进三茄涌(沙头)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过程中,均安镇充分听取了周边村民意见,以社区议事的形式开展了多轮走访,在确保整治效果的前提下,根据村民的诉求不断优化治理方案,从便民为民的角度出发,及时调整设计方案,让治水项目回归生活需求,真正地服务于民。三是聚焦“水生态、提景观”。融合“治水、治产、治城”理念,将“治水清岸、以水兴城”作为切入口和突破点,结合均安厚重的生态底色,按照全涌段清淤疏浚、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打造一涌两岸优美景观的“三步走”规划,推进一河两岸景观改造,开展河岸加固、地块整理,公园建设,让广大群众实现了推门见绿、入园亲水。